祁東政府工作報告:你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 招商動態 |2017-03-05
■點擊上方“祁東廣電手機臺”,快速關注
3月3日上午,縣長胡果雄代表縣人民政府在祁東縣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與會人大代表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全面貫徹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穿了改革創新的精神,體現了執政為民的情懷,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實事求是,合乎民意,安排部署今后五年和2017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得力,符合實際。以下為《政府工作報告》的名詞解釋和部分熱點話題。
“五個祁東”
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工業祁東、特色祁東、活力祁東、生態祁東、幸福祁東”的建設目標。
“六大會戰”
指打好脫貧攻堅戰、基礎先行戰、民生升溫戰、園區加速戰、農業增效戰、城鎮提質戰。
“三縱三橫”
指歸陽工業園的“三縱三橫”。其中“三縱”指金園大道、創業大道、張家嶺路,“三橫”指金威路、興園大道和創新路。
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
2013年,省人民政府決定將湘江保護和治理作為“一號重點工程”,連續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目前正在實施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
“海綿城市”
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 “彈性”,也稱為“水彈性城市”。
“三權分置”
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并行,即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可以流轉。
“五證合一”
指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的五證合并為一個新營業執照的登記制度。
“兩證整合”
指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
“七個一批”
指發展生產脫貧一批、轉移就業脫貧一批、改造搬遷脫貧一批、低保兜底脫貧一批、教育助學脫貧一批、醫療救助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
“135”工程
2014年10月召開的湖南省產業園區工作會議提出:構建“135工程”,即建設100 個產業園區、3000 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引進5000 個創新創業企業。
“雙創”
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特派員”制度
指在重點骨干企業選派1-2名工作經驗豐富、協調能力強的同志擔任企業特派員,重點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地、招工等共性問題和每個階段出現的具體問題。
“PPP模式”
又稱公私合營模式,指將部分政府責任以特許經營權方式轉移給社會主體(企業),政府與社會主體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
“完美社區”
指建設優美的社區環境、構建健全的管理體系、提供便利的民生服務,從而打牢工作基礎,增強群眾福祉,激發基層活力。每個社區要建好一個警務室、一所學校、一個政務服務中心、一個文體活動中心、一個社會服務中心、一個公共服務站、一個居民(黨員)代表議事室、一個檔案室等基礎設施。
“兩集中、兩到位”
指將各部門行政審批職能向行政審批股集中,行政審批股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各職能部門對窗口人員授權到位,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到位。
祁東縣人民政府縣長 胡果雄
今后五年,祁東要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堅持植優補短,建設“工業祁東”
持續植優勢補短板,把祁東建成宜居宜業宜工的城市。強化招商引資,做優做強歸陽工業園,發揮新型工業化主戰場作用;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全力打造綠色能源示范縣。
堅持發揮優勢,建設“特色祁東”
彰顯農業特色,著力發展“特色農業”,把農業大縣建成農業強縣。著力推進農村產業融合,加快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發展“五個十萬”農業產業,支持黃花菜、油茶、棗業、商品果蔬和中藥材成為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逐步完善縣城功能配套,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把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建成“4A”級旅游景點。
堅持深化改革,建設“活力祁東”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完善政府機構改革,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完成縣改市。繼續簡政放權,建立適合現代小城鎮發展特點的行政管理體制。
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祁東”
到2021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6%,空氣質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達95%。
堅持服務民生,建設“幸福祁東”
到2021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30萬人,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面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約束性指標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發展為要、項目為王、民生至上”的理念,以黨的建設總攬發展全局,以項目建設增強發展支撐,以民生建設凝聚發展力量,以作風建設提供發展保障,緊緊圍繞建設“五個祁東”目標,打好脫貧攻堅、基礎先行、民生升溫、園區加速、農業增效、城鎮提質“六大會戰”,重點做好以下“七篇文章”。
(一)突出增進民生福祉,共享發展成果。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辦好辦實民生事業。
——做優做強社會事業。
——織密織牢保障體系。
——抓實抓細底線工作。
(二)突出做強現代農業,夯實發展基礎。
——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面夯實農業基礎。
——持續做強特色產業。
(三)突出補齊工業短板,厚植發展后勁。
——抓好招商引資。
——做實園區平臺。
——培育主導產業。
(四)突出服務產業升級,提高發展質量。
——壯大商貿物流產業。
——發展旅游產業。
——提升金融服務產業。
(五)突出統籌城鄉建設,匯聚發展動能。
——全速提質城鎮建管。
——全力推進“三改五化”。
——全域推進新型城鎮化。
(六)突出全面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
——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
——推進其他重點領域改革。
——抓好“雙創”工作。
(七)突出政府自身建設,提供發展保障。
——著力建設法治政府。
——著力建設責任政府。
——著力建設服務政府。
——著力建設廉潔政府。
建設“五個祁東” 實現新跨越
